淮河能源>>理论学习
【学政策】需大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 时间:2023-03-20 08:17:17
  • 来源:
  • 编辑:魏嘉佚
  • 今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5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由6.5亿千瓦增至12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


    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迅速提升,是我国有效推进双碳目标的体现。2020年,中国在联合国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做出庄严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既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也为有责任感的中国企业提出了新的命题。


    企业层面上,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能源企业积极努力,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的新阶段。但同时,仍然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新能源开发利用仍存在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土地资源约束明显等制约因素。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对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进一步部署,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是自2014年6月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来,我国再次对能源发展作出的系统深入阐述,明确了新型电力系统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基础地位,为我国能源电力发展指明了科学方向、明确了行动纲领、提供了根本遵循。


    那么,新型电力系统新在哪里?新型电力系统的一个新特点是清洁能源占主体。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要求解决清洁能源并网消纳、入市交易等等诸多问题。不仅如此,配套政策、金融等等又将如何落地,皆关乎清洁能源未来发展。


    我国提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其实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25%,所需的风光装机容量可能远远超过这一目标。一般估计今后十年需要每年新增1亿千瓦。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载体。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大基地是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我国正在推进建设总规模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加快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坚持先立后破,有效促进新能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从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不断迈进。


    “十四五”期间,我国要在沙漠、戈壁、荒漠等规划建设规模达2亿千瓦的风光大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与第一批风电光伏大基地相比,第二批风电光伏大基地重点提出鼓励采用设备技术先进、发电效率高的风电机组和光伏组件;鼓励建设集中式、共享式储能,最大限度发挥储能效益。这意味着,企业发展转型的本质要从资源依赖更进一步走向技术依赖,如何实现这一路径转变?


    除了路径转变,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传统电力系统是以化石能源为主来打造规划设计理念和调度运行规则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适应新能源比例持续提高的要求,在规划理念革新、硬件设施配置、运行方式变革、体制机制创新上做系统性安排。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一步为新能源发展保驾护航。


    无论是推进高效太阳能电池、先进风电设备等关键技术突破,加快推动关键基础材料、设备、零部件等技术升级,还是推动退役风电机组、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技术和新产业链发展,遵照《实施方案》引导,都需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高国际化水平,确保新能源产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需要有识之士共同深入实践。 (中国经济网)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