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理论学习
【学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如何用好“鲶鱼效应”
  • 时间:2023-02-24 08:07:05
  • 来源:
  • 编辑:魏嘉佚
  • 一、什么是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最初来自于渔民的故事,据说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掉了。只有一个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后来人们打开他的鱼槽,才发现只不过多了一条鲶鱼而已。


    原来鲶鱼以鱼为食物,装入鱼槽之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之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了。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二、鲶鱼效应的表现

    “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


    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鲶鱼效应”在企业中的应用

    在应用“鲶鱼效应”这一激励政策时,应避免以下三方面。


    1、激励不足。管理层本想指望鲶鱼型人才来激活整个团队的效率,有些被激活的“沙丁鱼”看到待遇和之前没有什么变化,心里多少会有不平。便会把怨气撒在改变团队的“鲶鱼”身上。慢慢地“沙丁鱼”又会变得消极怠工起来,管理者眼看着员工效率下降,会产生“我要你这‘鲶鱼’有何用”的想法,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激励的同时需要给员工补给能量,给予适当的激励,才能使得鲶鱼和沙丁鱼和谐共处。


    2、考核不到位。要成功运用鲶鱼效应,只有纯理论的讨论会给员工以很大的冲击力,应当强化“优胜劣汰”的惩罚手段,再配合其他员工业绩评估方法,才能真正将之运用起来。否则,没有评估机制的话,不能靠一个人的判断来讲A员工是优秀的,B员工是合格的,C员工是需要努力的,D员工是需要淘汰的。


    3、价值观不明。企业应该将价值导向明白无误地向全体员工公示,并反复强调。企业赞同什么样的行为,反对什么样的行为;赞同什么样的价值观,反对什么价值观,这些都要让每一位员工知道。如果公司持之以恒地坚持这些价值观,就会取得真正的成效,公司文化也必然向好的方向转化。在管理中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好“鲶鱼效应”,有效实施“分权管理”,努力使整个团队明确组织的目标,给每一位员工自主发挥的空间,让每个人都做管理者,让每个员工都明白,真正的领导应该是企业目标。

    四、重视和用好“鲶鱼”型人才

    能同时重视和用好“鲶鱼”型人才,使“鲶鱼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使用“鲶鱼”型人才,重点要抓住以下两点:


    1、要肯定“鲶鱼”型员工。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容许“鲶鱼”员工发表不同意见,容许他们“出格”。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鲶鱼”的正面作用,使他们驱赶“沙丁鱼”,给整个团队带来活力,带来创新,带来多赢。


    2、要倡导“鲶鱼”工作作风。“鲶鱼”的特点是好动,善于传递压力,永不停歇,对于他们的这些优点,公司应倡导将此作为一种工作风气。国内企业倡导的“自动自发,日清日高”,其实就是“鲶鱼”的工作作风。当一家公司上下都自觉将此当作一种风气、一种习惯时,那么,原有的“鲶鱼”就会越游越欢,“沙丁鱼”也会在“鲶鱼”的驱赶下,慢慢变为“鲶鱼”,这样,整个企业就会越来越有生机和活力。              (原载于《领导艺术》)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