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企业动态
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硬支撑
  • 时间:2023-04-14 08:15:44
  • 来源:
  • 编辑:魏嘉佚
  • 地面调度指挥中心的鼠标轻轻一点,井下采煤机依次启动记忆割煤;打开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大屏幕,潘集电厂内施工人员定位信息精准显示;借助智慧气田管理系统,各个煤层气井生产情况一目了然……数智时代,集团公司智慧化管理场景随处可见。而这些场景的实现离不开以数智底座——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依托的一系列新型基础设施。


    自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其中后,集团公司以“一网打尽、一屏尽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建设思路,推进了集团公司地面-井下万兆工业控制环网全覆盖、信息网核心设备升级、超融合数据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各项生产数据互联共通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数字底座方面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硬支撑。

    拥抱“数”时代 打造能源数字底座

    走进煤业公司张集矿的智能化调度大厅,铺满两面墙的巨大显示屏映入眼帘,总控台前的工作人员按下启动按钮,轻点鼠标,操作指令瞬间传至千米井下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收到指令后,采煤机、皮带机等综采设备相继运转,将滚滚乌金运往地面。与此同时,一旁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眼”观六路,缓缓前行,将一条条前线信息快速回传至地面……


    张集矿二水平综合科高级主管许修龙告诉记者:“现在咱们的综合自动化操作平台就如同矿区的‘大脑’,大脑要将指令传达给井下1000余个摄像头、传感器等‘感官’设备,所依靠的‘神经网络’便是我们井下的万兆工业控制环网、WiFi6、5G等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自2020年以来,张集矿共投资4000万元,完成两套井下万兆工业控制环网、5G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升级。


    张集矿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只是集团公司信息化发展数字底座建设的一个缩影,信息管理中心运维中心高级主管刘志锋告诉记者:“如今集团公司的11对矿井已基本实现万兆工业控制环网全覆盖,逐步构建了‘地面-井下’一体化数字底座,实现数字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同时,也提高了信息透明度。”目前集团公司已有5对矿井通过国家、省(自治区)级智能化矿井建设验收,其中顾桥矿更是以高分通过了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矿井国家级验收。


    除了既有产业单位,在建重点项目在其设计之初便配套考虑新基建设施。潘集电厂作为集团公司首个自主办大电项目,自开工以来便围绕着“一张网、一朵云、一个大平台+N个模块”的建设理念,以万兆双核心为基础,构建信息管理大区、WIFI、5G等多网融合的一体化应用网络,为解决智慧电厂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打下了扎实的硬件基础。燃气集团在其规划之初便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其中,依托“端+云+大数据+物联网”信息技术,从设备监控、生产运营、业务管控、数据集成、决策分析五类业务应用逐步建设,着力打造智慧管网、智慧LNG接收站。


    “以前,基础设施是高铁、高速公路、机场等,但在数字经济时代,基础设施是以数据创新为驱动、通信网络为基础、数据算力设施为核心、网络安全为保障的基础设施体系。”刘志锋说。2020年以来,集团公司核心骨干网由万兆拓宽至十万兆,并对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进行了合理扩容,虚拟服务器数量由2020年以前的200台增加至1000余台,同时强化了数据安全、数据备份的能力,为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保障。


    释放数字潜能 规范信息高速公路

    如果说万兆工业环网、5G、AI等设施建设属于“硬件”的话,那么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便属于“软件”设施。在信息时代,数据被认为是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以外的第五种生产要素。然而单一的数据往往只能被认为是行业信息,只有数据汇集,形成大数据,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数据价值。在此背景下,集团公司先后建成了洞山、潘集、山南三大数据中心,为集团总部、服务支持机构、板块公司、生产矿井等单位的近200多个业务系统提供计算及存储服务。


    “目前咱们的三大数据中心共部署了物理服务器150余台,超融合及虚拟化系统5套,虚拟化可用CPU计算资源5000余核,这在行业中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刘志锋自豪地说道。


    此外,综合信息化平台等前端系统的建设使得各产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建行政等模块的数据得以集中展现,实现数据互通互联,将原来的“信息孤岛”变成了现在的“共享平台”。在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的支持下,各产业重要数据“一屏尽览”,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可视化查询、统计、分析和决策依据。


    海量的数据采集不仅对下一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也带来了生产方式转变。西部煤电集团的唐家会矿就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在数字世界里“复刻”了一座矿井。西部煤电集团生产技术部工程师于水告诉记者:“我们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出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的数字模型,实时显示煤机位置、煤机速度、截割高度等数据。依托这些数据和模型,操作人员可以更为精准地判断出设备的运行状态,真正实现智能感知、智慧决策,为今后的无人化智能开采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式获得通过,国家数据局正式成立,由此也可看出,数据资源体系作为新基建的战略性资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集团公司为了进一步规范数据管理,充分发掘数据价值,相继出台了《网络安全管理办法》《信息化管理办法》《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数据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各项数据管理规范,从制度层面为数据共享,集成、融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标准及统一接口,使得集团公司信息“高速公路”有了要遵循的“交通法规”。

    激发人才活力 跑出数字发展“加速度”

    何东是张集矿二水平综合管理科信息技术岗的一名职工,2020年参加工作的他现在俨然成为智能化矿井建设“小专家”了。何东告诉记者:“参加工作两年多来,在集团公司的组织下,我参加了网络安全管理、智能化矿井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次行业培训,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让我学到很多前沿知识,进一步完善了我的知识体系。”近年来,集团公司在做好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还加强与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努力提高企业信息化科技水平。


    新基建带来新风口,集团公司发展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有新挑战。刘志锋告诉记者:“除了人才短缺,集团公司在推进数字底座建设过程中还遇到了基础设施覆盖不全、数据资源池建设不规范等问题,对此集团公司不断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把握好‘新基建’的节奏与力度的同时,持续提升科技供给能力,努力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集团公司经营管理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企业通过深入开展国标、行标、地标研究,把握智能化建设方向,对标行业头部企业,不断完善集团公司相关智能化建设标准。下一步,集团公司将持续加快推动各产业板块智能化建设改造,促进智能化技术与集团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四个替代”工作效能,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赋能。”  (王雪琳)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