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企业动态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让“闲”下来的土地生绿电
  • 时间:2022-10-04 09:13:57
  • 来源:
  • 编辑:魏嘉佚
  • 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一台台箱式变压器错落有致,光伏板下的草地绿意盎然。坐落在原孔集矿工广上的电力集团孔李光伏电站让矿井旧址“新”意十足。


    近年来,集团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以打造“清洁高效煤电+新能源”基地为方向,通过盘活闲置矿井工广、屋顶、沉陷区等存量资产资源,不断延伸产业链,建设光伏电站,实现了产业优势互补,推进了企业能源结构转型。

    盘活存量增效益

    走进电力集团经营管理部副部长赵祥恒的办公室,他正拿着一份资料认真研究,上面详细记录了集团公司光伏产业近期的生产运营情况。


    “近几年,电力板块光伏产业稳定盈利,其中重要原因在于集团公司提前决策部署,及时盘活土地存量资源,在国家政策窗口关闭前实现了孔李、李一光伏电站以及分布式屋顶光伏投产。”赵祥恒表示。


    据了解,因矿井煤炭资源等原因,集团公司先后关闭了李一矿、孔集矿,近600亩的工业广场被闲置。通常情况下,废弃关闭矿区工广土地由政府收储或对外租赁,综合利用效率不高。
    怎样有效利用土地资产?对此,集团公司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加快调研以及现场勘查论证,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一举实现了存量闲置土地的盘活利用,为光伏项目开发建设提供了场所,达到了盘活存量资产和扩大有效投资的双重效果。


    2016年3月,孔李、李一光伏电站开始建设,电力集团从设计源头加以控制,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施工方案,不同区域设计不同支架,沉陷区加大加深桩基等方式进行控制,保证了项目建设进度和施工质量,赶在当年6月底前实现并网发电,搭上了政策红利的末班车。


    现在,占地588.46亩的地面光伏电站,在土地使用税计入光伏发电项目成本后,可使集团公司每年节约税收成本费用216.64万元。不仅如此,两个集中式光伏电站累计发电超过1.7亿千瓦时,补贴收入0.98亿元,累计到账补贴2128.89万元。


    “目前,孔李、李一光伏电站年平均利润总额1603万元,年平均总投资收益率6.9%25,预计较初可研提前2年收回投资。”赵祥恒表示。

    精细运维提工效

    在孔李光伏电站,矿区光伏发电管理中心副主任杨飞正在现场巡视设备。他告诉记者,“一般来说,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光伏发电设备每年都有一定发电量的衰减。但孔李、李一光伏电站近几年发电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日常运维管理。”


    对于光伏发电,曾有人认为就是靠天吃饭,设备建好就不用再操心了,平时检修维护一下就行。但事实并非如此,运维管理上的很多细节都能影响发电效果。


    为了实现发电量的增加,该中心持续加强与国家电网的沟通,及时整改完善电网调度设备及配置要求,固化夜间检修模式,尽可能缩短设备检修工期,确保机组多发电,确保光伏电站持续在网运行。同时,该中心抓好光伏发电设备的检修、维护,强化与各矿厂联系,加大巡检力度,确保每名巡检队员都有“责任田”,做到月度全覆盖。


    在做好日常运维管理的同时,该中心还把人才培养当作提升工作质量的手段。据悉,光伏管理中心成立至今,增加了20多个企业内部就业岗位,部分人员来自新庄孜电厂原有职工,还有关闭矿井分流职工。由于专业人才缺乏,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如何顺利运营成为当时的头等难题。


    “电站结合光伏电站运行、检修规程,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从高压设备到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要,缺什么补什么,让职工尽快掌握光伏电站运维知识,满足现场的生产运维需求。”杨飞表示,“光伏管理中心通过每月组织安全技术培训,每季度举行一次考试,巩固培训效果。现在,电站人员通过培训、取证,实现了经营管理、运维管理、检修管理等一专多能,显著提升了人均工效。”

    创新管理助发展

    在矿区光伏发电管理中心李一光伏电站,偌大的厂区内常常只能看到一个人的身影。运维工樊巍刚刚完成了电站内的巡视,正在向中心电话汇报。“今天现场巡视已经完成,没有发现新的风险隐患,值班期间我继续监控各项数据,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樊巍认真地说。


    这么大的站点为什么只有一人值守?原来,为了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劳动效率,矿区光伏发电管理中心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探索发展电力集团新能源远程监控的运维模式,在李一光伏电站开展“少人值守、无人值班”管理创新。


    现在,通过电力集团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能够实时看到李一光伏电站所有运行画面、数据、组态等,实现对李一光伏电站的实时远程监视。“我们平时仅安排一人巡检、监看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安排人员处理。”电力集团潘集新能源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彭远春表示。


    李一光伏电站开展无人值守后,电站运维人员紧张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对两个地面电站进行集中管理,可以集中运维人员及时开展隐患专项检查、专项消缺工作,按照单次消缺时间平均缩短1小时计算,消缺效率提高50%25左右,累计增加发电量约10万度,实现了减人提效,巩固了电站安全生产基础。


    据统计,集中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及时消缺,每年可以增加发电量45万度,增加发电收益48万元。同时,由于取消了夜班值守,职工劳动强度也明显降低。以此管理模式形成的《无人值守在集团公司光伏电站的应用》,获得了集团公司2021年度“五小”成果一等奖。


    “随着精细化的运维管理,光伏电站的运营效益也逐步凸显。实现了电量自发自用,部分剩余电量上网利用,形成了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电力集团规划发展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电力集团还将积极推进丁集、潘集和谢桥水面光伏以及风光火储一体化建设,以此加快推动电力‘二次创业’步伐。”(孙飞)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