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新闻动态
【风采】扎根煤海勇担当的“牛人”
  • 时间:2021-10-28 10:24:39
  • 来源:淮河能源报
  • 编辑:胡娜
  • 煤业公司潘三矿修护二区党支部书记何向荣工作30年来,常年扎根一线,从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调度所副所长、采煤区长、修护区长、支部书记等职务,无论职务怎么调整,岗位怎么变换,但他始终保持一股“牛气”十足的干劲。今年,他荣获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荣誉的背后是何向荣扎根一线“老黄牛”精神的真实写照,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本色。  


    每天下井,他总是第一个到现场,查看施工安全状况、查看设备完好情况,大到工程质量,小到螺栓的紧固,只要是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他都会盯着不放,咬住不松。“抓安全决不能忽视细节,对任何一个细节的麻痹和疏忽都会留下事故隐患。”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的带领下,修护二区连续3年杜绝了轻伤以上安全事故,确保了单位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2015年7月,矿井主井北卸点,井壁因长期受煤流冲击,井壁受损、钢板脱落,严重影响矿井提运系统,需要紧急加固维修。为此,矿上把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修护二区,接到任务后,他面对时间紧、安全威胁大的施工条件,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积极组织队伍,科学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发扬不怕吃苦受累连续作战的工作精神,安全高效地完成了该项工程,保证了矿井提升系统的正常运行。


    “那段时间,何区长每天都和我们一起下井,一起升井,工作上带着我们干,10天的时间里,他每天入井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谈及此事,修护二区的职工吴立雄竖起大拇指说。

           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拓荒牛”

           随着巷道的不断延伸,劳动强度和安全威胁越来越大,失修巷道成了矿井安全高效发展必须破除的“瓶颈”,如何安全快速提升巷修进度,犹如一只“拦路虎”,挡在他的面前。“笨办法、老办法不管用,唯有结合现场实际不断创新,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何向荣常说的话。


    如何创新,怎样创新,出路在哪,方法在哪,老何常常会陷入一连串的思考中……“迈出创新一步先,免得困难百步来”,针对相对落后的巷修施工方式,他结合实际,提出了人工施工向机械化施工进行转变,大力推广应用巷修机、耙矸机台车、链板机、电机车综合化施工,形成巷修机械化、系统化、集成化,从而有效解决了巷修施工进度慢、人员不足、系统复杂等问题 。


    “以前我们巷修主要靠力气干活,靠人多,自从使用了巷修机和皮带机,施工进度效率提高了2倍多,人还很轻松,一个班下来,根本不觉得累。”谈到现在使用机械化施工,修护二区202队队长许瑞斌深有感触说道。


    “刚开始推广使用机械化作业时,很多职工都不太接受,因为以前使用手拉肩扛的施工模式都习惯了,现在突然改变,脑子一下转不过来,为此,何区长天天就盯着我们学,就和现在的家长‘陪读’一样严厉。” 修护二区205队职工孔维海回忆起当年刚开始推广机械化作业时的情景说道。


    天道酬勤,何向荣的功夫没有白费,在他的带领下,该区学技术、钻业务、爱思考蔚然成风。他和同事们共同设计的《优化电机车的使用方案》,获矿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并广泛推广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他撰写的《关于巷修工作的思考》文章,为巷修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得到了矿高度肯定。

           贴近职工、真心帮扶的“孺子牛”

           “这两年都说何向荣变了,变得和蔼可亲了,不像以前那么严厉了,没事总喜欢找我们职工唠嗑,问这问那的……”该区202队职工李二国说道。


    2020年初,组织把他调整到书记的岗位上。走马上任后,何向荣迅速就转变了思维、进入了角色。


    罗昊是今年新分进矿的大学生,家在外地,背井离乡的他,一个人在淮工作,没有亲人的陪伴,思乡之情经常油然而生。今年8月,由于身体原因,向单位请假休息,得知这这一情况后,何向荣当晚就带着水果、牛奶等慰问品赶到大学生单身公寓看望他。“身体现在怎么样了,去医院看了没有……晚饭你一个人是怎么吃的呀……”真实朴素又充满浓浓温情的话语,让这个离家千里的七尺男儿顿时热泪盈眶。


    何向荣常说:“当书记就要俯下身子、走进职工中去,嘘寒问暖,了解他们的思想,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把职工当家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王永桂是该区的生产骨干,工作一直积极主动,雷厉风行,可近来,何向荣发现他有点“蔫”,工作上总是心不在焉,不在状态。原来是两口子因为家庭矛盾,在打“冷战”。面对这种情形,何向荣心急如焚,一边积极做王永桂的思想工作,一边又及时联系他的妻子,告诉她煤矿工作的危险性,不能带着情绪上班。耐心地劝导,语重心长地告诫,让其妻至今都记忆犹新。从那以后,王永桂再也没“蔫”过。


    正是何向荣这种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让该区职工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他说,有什么事情都愿和他商量,他成了大家的“主心骨”和“定心盘”,职工都紧密团结在他身边。(周勇)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