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新闻动态
追溯发展足迹 挖掘勘探精神
  • 时间:2022-06-10 16:56:19
  • 来源:淮河能源报
  • 编辑:魏嘉佚
  • “我很骄傲,也很自豪,在展览馆内看见我们曾经拼搏奋斗的样子!”日前,煤业公司地质勘探工程分公司新建成的展馆里,一批老职工深情注视着馆壁上的老照片,激动和喜悦洋溢在脸上。


    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化淮南煤矿史学习,地质勘探工程分公司总结勘探专业多年的奋斗成就和成果经验,追溯勘探先辈足迹,挖掘勘探精神,建成了具有勘探特色的展览馆,以历史足迹和精神启发广大职工立足新时代新阶段,坚定发展方向、坚持发展格局。

    搜寻勘探人拼搏进取足迹

    从展览馆项目立意开始,该分公司成立了调研、采访、文案、设计四个组,分类开展、协同实施,建设展览馆。


    展览馆建设筹备,该分公司经历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系统梳理公司发展历程,重温淮南煤矿勘探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变革、重要人物、重要成果;第一次走出去学习,先后参观了集团公司、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展厅、上海大场镇党建中心等,见识现代布展艺术和表现方式,到上海、合肥学习“风语筑”的声、光、电运用技巧;第一次多轮邀请集团公司有展厅建设经验的专家座谈,请教展厅布展经验。


    从去年11月份开始,展览馆筹备人员开始拜访老领导、老职工,聆听一段历史。据老勘探队队长谢一武讲述:“公司经历了钻探队、勘探队、勘探处等发展阶段,六次搬迁办公地点,当时很困难,设备挪移靠手拉肩扛,野外作业连口干净水都没有,职工就从稻田里面舀一瓢水,放一个多小时沉淀,把上面漂的、底下沉的杂质去掉后,煮开下面条吃。”
    为了详细了解、呈现勘探发展历史,该分公司从档案、老物件这些基础性资料做起,仔细查询,认真征集,在8000多份档案文字中,100多个老物件中挖掘勘探发展故事,沿着近万张老照片搜寻勘探人拼搏进取足迹。经多轮对比,最后选取档案记载50余份、老物件20多个、老照片近百张。


    展览馆文案编订要包含70年勘探发展历程,在有限的场地里,如何突出重点、分块陈列,展现关键节点是展览馆建设的最大难点。该分公司多次组织讨论,展览馆文案历经多轮修改,最后达成共识,形成了八大块为基本架构的展区布置。具体到每个板块,内容整理上又进行了分工,一个板块一个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选人点将,组织内容填充和优化。

    打造出符合勘探特色“新名片”

    从今年1月开始,经过近2个月的施工,基本完成土建、幕墙、景观、照明、装饰布展等环节,公司组织验收小组,对照设计施工图纸,逐项验收,从工程质量、工程量、实际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把握,除个别细节需要修改,实现了设计初衷,也打造出符合勘探特色的“新名片”。


    该分公司坚持内容服务于效果,在体现历史真实的基础上突出内容组合和表达方式,抽调有着美术设计专业的职工进行参与。同时,对多家展厅设计、建设进行考察,看资质、看成品,综合比较后,上海、省内两家知名公司脱颖而出、达成合作意向。经展厅初步设计审查,由胜出公司启动展陈与施工概念方案设计。


    在跟踪设计、审查设计效果时,该分公司组织人员在土建施工、文化塑造、材料选用、设备配套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查看,确保了设计成效一流,在视觉效果、审美标准和现代声光电运用上进行把握,为展览馆艺术表现和修改美化发挥了较大作用。


    谋划设计成果,要靠实际效果体现,严格过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是展览馆建设的关键,该分公司严格施工准备和材料选用,实现事前技术交底;建立勘探展览馆施工管理群,施工单位每天在群里上传施工进展图片、发送施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该分公司安排每天有专人到施工现场监督,并把发现的问题传到展览馆施工管理群,督促施工方整改和调整。
    展览馆厅内面积约1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0平米。走进展厅,让人眼前一亮的背景图给人满满的现代科技感。展厅呈“回”字形结构,以历史节点为串联纵式排列,按历史沿革、领导关怀、勘探荣誉、技术创新、党的建设、远景展望几个主题板块展开,脉络清晰。


    各个板块通过丰富的图文以及结合3D曲面大屏、中岛沙盘、钻机模型等创新展示模式,立体清晰地展现了该分公司围绕“一首两翼”,坚持“三个并重”,建设行业一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实现由单项探索、破解难题向系统集成、全面推进的转变,从而推动生产工艺流程革新的全过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参观了勘探前辈们奋斗的历史,深受感触,作为后辈我将不忘初心,传承勘探精神继续披荆斩棘,再创新功。”一名参观完展览馆的新聘大学生表示。(李淑洁)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