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媒体聚焦
中国煤炭报: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有品位
  • 时间:2021-05-25 16:41:48
  • 来源:
  • 编辑:
  •     如今的二道河农场、河溜林场已成为淮河能源农品保供种植的主产基地。曾经的二道河农场如何应对饥荒?那些当时残留在河溜林场以“大通”“谢一矿”等命名的村子有着怎样的故事?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进行了采访。

        忆往昔应对饥荒建农场——为职工谋生存

        在淮河能源集团离休干部王声明眼中,上世纪的三年自然灾害让人印象深刻。因为生活物资极度匮乏,很多矿工患上了浮肿病。

        王声明告诉笔者:“1960年,矿区农牧场除将塌陷区全部作为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外,还征购农民多余土地3000余亩,种粮、种菜、养猪、养禽、养鱼,对弥补职工口粮不足、发展生产起了一定作用,帮助职工顺利渡过了饥荒难关。”

        1976年底,淮南矿务局农林处成立,又在潘集地区借地1192亩,创办潘集农场,由新庄孜矿、谢一矿、谢二矿、谢三矿4个矿及局直机关耕种管理,后来还地于民。

        聊起这些,淮河能源生态农业公司二道河分场场长柏跃松感慨:“二道河农场始建于1960年,宜种麦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闹饥荒,哪儿都没有粮食吃,邻近矿工及家属来二道河农场采摘胡萝卜、挖野菜、拾粮食,二道河农场种的黄豆蛋白质含量高,救了不少人。"

        1978年,淮南矿务局分别接收二道河农场和河溜林场。二道河农场前身是“淮南市二道河民工团农场”,河溜林场的前身是“怀远县直机关园艺场”。

        二道河分场党支部书记马东华说:“二道河农场原有土地10331亩,由于谢一矿、谢二矿、毕家岗矿等矿开采沉陷用地,加之保证每年防汛
    工程下六坊堤取土,现在只有3930亩土地。守土尽责的同时,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青苗补偿费。”

        河溜林场始建于1958年,划归淮南矿务局经营后,在“以林为主、林粮间种、多种经营”方针指导下,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1982年由于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又加上科学种田,小麦总产量比10年前增加84倍,职工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因河溜林场林木稀疏,老树林面积大,淮南矿务局接管伊始,从实际出发,把重点放在经济林上,发展坑木林,支援煤炭建设。

        河溜林场大部分土地还是种粮食以保障职工口粮充足。由于淮南矿务局无城镇户口职工家属吃粮紧张,各厂、矿纷纷抽调人员,组成生产班子到林场进行粮食生产,局里组织大通矿、谢一矿、新庄孜矿、望机厂、化工厂、支架厂、建井工程处等单位派人来搞临时性农副业生产。他们自建临时住房,自己投资、自己收益,在1981年至1982年间又先后撤离。那些自建临时住房,就以单位命名,留下了以“大通”“谢一矿”等命名的村子。

        原化工厂职工陈刚姊妹4个,加上父母共六口人,当年被厂里派驻到林场住了几年,对这段生活记忆犹深。他说:“我们在这种粮食。场里为解决职工吃菜困难,每年办个大菜园,有南瓜、冬瓜、辣椒、大蒜、黄瓜、萝卜、韭菜、番茄、白菜等,年产量2万多斤,基本满足职工吃菜的需求。”

        退休职工朱士先住在河溜新村。他说:“我住‘大通’村居住点28年,三间房子总共40多平方米,住着五口人。出门没有路,雨天出不来,房子开天窗,有次下雨水都漫到床沿上,没办法只好把粮食抬到床上,睡在粮食上,睡觉还得打着伞。那时我的梦想就是下雨屋里不漏雨。
    2011年,集团实施安居工程。我花5万多元住上了现在楼上楼下的安居房。”

        说到变化,生态农业公司种植分公司经理孙怀永说:“以前我们种植小麦、水稻是为了追求产量,解决温饱,现在我们追求品质,不打农药不上化肥,产品绿色有机安全。”

        看今朝保供高品质农品——为职工谋健康

        随着时代的变迁,温饱不成问题,职工追求的是健康、绿色、无公害食品。

        走进生态农业公司河溜林场,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一望无际的万亩良田,高端先进的物联网系统、科技综合楼,一派现代化农业产业新气象。

        5月7日,笔者坐着摆渡船到了二道河分场。据柏跃松介绍:“2015年生态农业公司成立以后,二道河分场加大了产品种植结构的调整力度,坚持把高产优质小麦种好,满足矿区职工的面粉供给。我们对沉陷区的水面,投放了鱼苗,满足职工需求。”

        生态农业公司自2015年组建以来,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同时,将“生产品质有保障、品种多样化的安全放心农品”作为主要职责。注册了“淮矿农品”自主商标;“白鹭缘”有机大米获国家认监委有机认证;黄瓜、番茄、西瓜、香瓜(甜瓜)和辣椒五类多品种果蔬,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中国“绿色食品”A级食品,并为每类产品进行了专属编号;公司被评为“中国诚信经营与服务示范单位”“全国绿色农业示范企业”,“白鹭缘”大米被评为“安徽省首届好食材金奖”。该公司已形成主粮为主、果蔬和肉类制品为辅的6个系列近70余种农品,商超供应商品万余种,极大地方便了职工自主选择。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职工都有一张“淮矿农品服务卡”,这是集团深化“家文化”建设,在全体职工中推行的一项普惠制服务。持有这张卡,可以在淮南市区淮矿农品保供点及各矿区保供专柜自由领取由生态农业公司生产的农品。

        据超市运营分公司经理孙旭东介绍,近期因职工需求,该公司制定了紧俏商品的配送计划,按照计划向矿区各门店配送食用油,满足职工需求。年度内将新增1个至2个保供点,方便职工领取保供产品,做好农品保供。在提升超市运营服务质量方面,针对矿区超市业务覆盖不够广的问题,该公司研究将以自动售货机的方式满足矿区职工购买需求。

        生态农业公司总经理徐勇介绍说:“生态农业公司坚持产业定位不动摇,以构建优质服务平台为目标,利用物联网监控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实现对农品保供的全流程立体化管控,确保我们的农品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在实施标准服务、实施让利服务、实施定制服务、实施贴心服务、实施OTO服务(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基础上,近期将分区域尝试‘淮矿农品送货上门服务’,真正把集团公司为职工办的好事实事做好做实。”(田雪梅 尹欣)

    (刊载于2021年5月25日《中国煤炭报》6版)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