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新闻动态
谢桥矿让充填隔离更省力更安全更高效
  • 时间:2021-07-27 09:24:59
  • 来源:
  • 编辑:
  •     煤业公司谢桥矿1241(3)绿色环保充填开采工作面自2021年1月10日正式充填以来,在确保充填开采各流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打破思维定式,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充填开采各环节安全高效推进的可靠方式。该矿在1241(3)工作面探索运用了充填工作面架后机械化隔离方法,该创新项目具有淮南本土特色,在保障安全作业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充填工作面隔离作业效率,在集团公司第三十五届青工“五小”竞赛活动中获得二等奖。

        从“稳中求进”到“又好又快”

        1241(3)工作面绿色环保充填开采在省内尚属首例,开采条件也较为复杂。该矿大胆探索创新,不断优化各流程工艺,成功摸索出了1241(3)充填工作面架后机械化隔离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充填隔离环节的安全和效率,推进充填隔离工艺实现稳中求进向又好又快的转变。

        为提高充填隔离环节的生产效率,该矿大胆创新、集思广益,借鉴自动窗帘的原理,加工了卷轴式隔离布,配合设计加工的铺设工具,操作时隔离布就如同画卷一般展开,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以往光是铺设隔离布环节就需要三四茬人员同时作业,耗费十余个小时。职工还要登高作业,安全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通过把隔离布加工成卷轴状,再配合铺设工具,目前单茬四五个人员作业,八小时左右就能完成隔离布的铺设。”该矿综采一队队长邵广印向笔者介绍。

        为确保操作安全,该矿针对架后隔离区作业环境特点,改造了气动运输车外部结构,安装了升降平台。在原高2.4米的气动运输车上加装0.9米高的升降平台,职工站在自动升降平台上进行作业,能够轻易完成顶板附近的操作,降低了频繁使用梯子上下带来的安全隐患。平台顶部加装了防护棚,四周加装了安全防护栏,作业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卷轴式隔离布配合有升降装置的气动运输车,二者相辅相成,实现了架后隔离作业安全提效。

        紧扣“要点”突破“难点”

        “确保安全、减人提效是我们进行创新时紧紧抠住的要点。”该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的郭伟宁坚定地说道。

        该矿1241(3)工作面为复合顶板,破碎易漏,工作面坡度(15°)、落差较大,架后作业环境宽仅2.2m、高3.2m,作业统筹考虑因素多,无疑为实现安全高效充填隔离铺设作业增加了难度。

        为确保形成必要的封闭待充填空间,避免充填膏体渗漏和影响工作面生产,每次进行膏体充填作业前,必须铺设一道隔离布作为“防护墙”。给近7个平方的横切面铺上一面“防护墙”,就像给房子贴墙纸一样,职工在狭小密闭的空间里使用梯子登高作业,安全风险高。每茬需要4人合作铺设隔离布,一个班平均需要三到四茬人员,用工数量大。且每班完成10至12架作业,仅为总工作量的五分之一,工作效率低。

        结合现场作业条件,该矿多方寻找到一种尺寸适合、能够爬坡、满足现场作业环境的机械化作业设备——气动运输车,在井上下反复试验、多次改造。通过加装升降平台和防护装置,来适应工作面充填隔离工作的需要。配合设计加工的卷轴式隔离布,充填隔离作业的安全性、快捷性大大提高。

        充填隔离作业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充填流程的进度和工作面生产环境,因而对充填隔离人员操作熟练度要求高。为确保充填隔离达到标准,该矿还在机电修配中心车间内搭建了模拟操作区,一比一还原井下作业现场条件,由该矿综采一队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领职工对充填隔离操作环节要点进行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隔离效率、降低循环作业时间,目前,该矿创新将隔离布升级为隔离囊袋,进行充填隔离作业时更加方便。

        完善机制提升创新力

        近年来,该矿持续完善创新工作机制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厚培创新沃土,以创新推动生产方式转变、提升双效。

        该矿坚持创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前瞻思考谋划,统筹有序安排创新工作。不断优化创新项目的立项审核、组织实施、验收评价及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机制。在每月召开的总工程师例会上,总结上月创新工作开展情况,谋划下月创新计划,对各专业技术管理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方案,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技术交流平台。每周矿井安全生产办公会上,重点通报相关专业创新工作进展,增强各专业口创新的紧迫感。同时,压实各专业口副总工程师对本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培养责任。实施创新项目负责制,各专业副总工程师作为本专业创新项目负责人,组织制定年度创新计划并实施,支持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该矿积极完善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生态体系”,紧抓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能力,稳定现有人才,培养年轻人才,打造急需人才,锻造高精尖人才,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程童)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