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头条新闻
矿区采煤沉陷区实现绿色“蝶变”
  • 时间:2024-02-28 08:48:49
  • 来源:
  • 编辑:卫馨
  • 近日,由老矿处负责的几处淮河以南沉陷区治理项目,正开足马力、加快推进,奋力冲刺“开门红”。在原李嘴孜矿原矸石山平整施工现场,多台挖掘机同步作业,转运车辆来回穿梭,施工人员正在用矸石进行回填、平整。


    近年来,集团公司依托工程院在地灾评估、现场勘查、科技研发等专业技术优势,通过一体化实施、专业化运营,统筹推进沉陷区生态治理修复工作。2023年,集团公司完成稳沉区修复治理面积3.4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36%,实现生态修复治理面积跨越式增长,产生了极大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并得到省、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嘉奖。


    “四位一体”推进生态修复项目专业化管理。为夯实安全质量“根基”,工程院淮矿生态环境公司建立“四位一体”的工程安全质量责任体系,通过密织责任网,确保各项质量安全、环保措施在施工现场严格落实到位。该公司严把质量监管关口,在施工现场严格实施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抽检、公司定期巡检、邀请第三方到施工现场检测的“三检一测”动态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去年,我们还邀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工程实体检测28次,出具检测报告64份,进一步严把工程质量关。”该公司总经理沈景钊说。


    全流程动态精准管控项目。在李一矿、李嘴孜矿采煤沉陷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老矿处坚持周调度、月推进制度,定期开展现场督查,规范现场施工,确保生态修复更加有序。淮矿生态环境公司以全面预算管控为主线,综合预判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政策干预、季节变化、农耕影响和施工协调等不确定因素,将治理任务和全面预算管控目标细化分解到季、月,实施项目动态精准调控,在缩短项目工期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为企业节约投资成本。去年,在承接集团公司李嘴孜沉陷区治理项目后,该公司对项目进行严格细致勘察测量,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在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协商后,及时修订项目投资费用。“仅此项目就为集团公司节约投资成本约0.82亿元。”该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长童格军说。


    为有效缩短项目准备期,集团公司资环部、淮矿生态环境公司、老矿处等相关单位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安排专人负责对接地方政府,协调项目立项、报批,推进设计方案审查,极大节约了时间成本及公共关系维护成本。为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在潘一、新庄孜等沉陷区治理项目开工前期,集团公司先后对接相关乡镇、村组,主动协调区县相关职能部门,逐步完善优化项目设计及施工方案,确保以较低概算投资完成项目立项备案及方案审查,最大限度维护了企业的利益。按照集团公司“边开采、边治理”沉陷治理要求,近期,又承接了丁集矿西部采煤沉陷区及潘二矿潘四东区西翼塌陷区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服务好本土生产矿井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


    充分依托工程院“3+2”科研平台优势,着力打造生态修复领域产学研实践基地。近日,在工程院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内的试验台上整齐地摆放着去年在李一沉陷区项目修复治理后收割的麦穗样品。该实验室科研人员李浩正在向该公司工程管理科专员窦辉辉介绍运用成果。“采用我们研发的土壤修复技术后,沉陷复垦土地上收获的小麦要比普通复垦土地产量提高20%,为科技助力沉陷区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李浩介绍。去年,利用李一项目、潘一项目作为生态科研基地,工程院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完成《生态环境空天地融合监测与治理开发关键技术》项目,并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采矿重复扰动下的水土环境质量演变和损伤修复技术》项目完成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今年,集团公司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六效”为牵引,将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技术创新,锻造一支过硬生态修复队伍,在保质量降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进度,计划完成生态修复治理面积15000亩、全员工效实现900亩以上,加快企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步伐。(王斌)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