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头条新闻
【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实现煤矿水害全过程数智防控
  • 时间:2023-06-10 11:33:34
  • 来源:
  • 编辑:魏嘉佚
  • 全省首家建成水害风险预警系统;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大数据预警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水害区域超前探查治理”被安徽省煤监局在全省推广……水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如何防?怎么治?有过切肤之痛的集团公司闯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综合探查,区域治理,分源防治,治理达标,绿色开采”的新路子,为国内同类矿井水害防治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可行样本。


    淮南矿区地处华东腹地,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突水灾害,教训极其深刻。面对水害威胁,近年来,集团公司牢固树立“水害可防可控”观念,不断创新防治技术方法,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提升基础保障能力,实现煤矿水害全过程数智防控。近年来,每年安全开采近600万吨A组煤,安全效益得到双保障。

    建立“四层网”立体防治体系

    日前,在煤业公司张集矿北区北一1煤采区首采面17221工作面,该矿防治水管理科科长史良伟正带着职工对巷道水情进行观测,查看顶、底板是否有异常出水。在这里,A组煤正源源不断通过皮带向外输送。


    A组煤煤层厚、煤种好、煤质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本土煤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金饭碗”。但它与灰岩水伴生存在,开采过程中一旦没防住水害,就会发生透水甚至淹井事故,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


    “针对A组煤开采底板灰岩水害威胁,我们建立了从地面到井下、从区域到工作面的底板灰岩水害‘四层网’立体防治体系,全面探查、治理灰岩水害,确保A组煤安全开采。”煤业公司通防地质技术部部长陈建表示。


    何为“四层网”?煤业公司通防地质技术部主管贺世芳介绍:“第一层网是开展三维地震勘探及二次精细处理解释,目的是查找垂向构造,筛查陷落柱。第二层网是实施底板灰岩水害地面区域探查治理,防范奥灰突水事故。第三层网是C3Ⅰ组灰岩含水层疏水降压,采用井下定向长钻孔进行疏水降压、限压开采。第四层网是采前综合物探、钻探验证及回采安全监测、预警。”


    煤业公司经过不断实践、创新探索,如今,“四层网”立体防治体系已在本土煤业广泛应用。张集矿、顾北矿等4个矿井、10个A组煤采区实施底板灰岩水害地面区域探查治理,实现了对井下水害的超前探查、治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截至2022年底,煤业公司共完成地面区域探查治理钻探进尺23万余米,注水泥约80万吨,治理A组煤采区面积约9.3平方千米,解放A组煤可采煤量9000余万吨,为矿区生产建设及中长期发展提供水害防治安全保障。

    水害防治“三专、两探”

    “张集矿1222(3)老空水将对1223(3)轨顺的掘进构成水害威胁,存在老空水出水风险;潘二矿11613里段工作面回采期间受底板灰岩水影响,存在灰岩异常出水的风险……”在煤业公司5月份水害重点监管重大风险管控情况表格中,详细记录着本土煤业8对矿井5月份水害风险点、重点管控措施、相关责任人等信息。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煤业公司依据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立以两级总工程师为首的防治水技术体系,建立了权责清晰、奖惩严明的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探放水制度以及应急处置制度等10大类24项防治水管理制度。


    “我们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通过健全体系完善制度,进一步理清各级人员的‘职责边界’,探索并实践了地测防治水专业的制度、技术保障体系,为本土煤业的和谐安全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陈建表示。


    要想攻克“水患”这一“拦路虎”,必须配足配强防治水专业化队伍,确保水害防治“三专、两探”。为此,煤业公司在机关和矿均设置专门的防治水机构,配备了满足规定和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目前矿区从事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35人。


    煤业公司还组建了专职探放水作业队伍。勘探工程分公司作为井上下专业化勘探队伍,承担矿区井上下勘探、注浆堵水、井下钻孔施工、抢险应急救援等任务。其中井下打钻1552人、地面勘探238人,专门负责井下探放水、注浆堵水等工程。


    同时,煤业公司建有专门的水质化验室,承担本土8对矿井日常和异常出水水质应急化验。水质化验室的建立,让煤业公司防治水工作在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基础上,实现了自主完成化探跟进的任务,全面提升了矿井防治水管理水平。

    技术作保障,科学治水害

    随着水害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水害防治工作在探查手段、探查设备、探查工艺水平等方面变化和进步较快,防治水工作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煤矿防治水细则》中要求的“监测”阶段,最终要实现对矿井地下水充水水源、出水通道和充水强度的长期动态实时监测、预警。


    这就要求矿井防治水技术管理人员要紧盯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和新的水害防治理念的发展方向,掌握防治水前沿技术,积极升级勘探监测智能化装备,对灾害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确保精准防控、科学施策。


    这方面,张集矿有着良好的创新传统。“我们矿是煤业公司第一个开展井下定向长钻用于灰岩水害防治施工工艺探索的矿井,也是目前灰岩定向长钻孔应用最广泛的矿井之一,是第一个成功利用井下定向长钻孔探查到A组煤工作面底板奥灰强导水通道的矿井。”说起水害治理经验,史良伟满是自豪。


    张集矿还积极开展三维地震精细化解释和各类属性切片用于灰岩水害防治,利用微震监测技术检查底板灰岩水害监测预警开展槽波地震探查用于底板灰岩地层构造发育并应用于灰岩含水层富水性探查综合分析,为其他矿井水害防治提供借鉴。


    同时,顾北矿紧盯地测数据基础平台建设,建立了地质保障GIS系统。“我们安装应用了先进的井下水文监测系统,能够集矿井水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网络共享、矿井水害预警于一体,并与共享平台联动实现双预警,可通过平台及手机客户端实时查看,实现了矿井水文监测稳定可靠。”顾北矿地测防治水科科长许童介绍说,随着防治水各类设备设施智能化水平的提档升级,为矿井水害防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本土煤业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淮河下、松散含水层下、淮河堤坝下、铁路下、工广建(构)物下及灰岩水上开采和试验研究的矿区,通过多年的大量基础研究和攻关,取得了“三下一上”开采一系列技术突破,其“三下开采”和“灰岩水上开采”技术成果曾分获原煤炭部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其中,“三下开采”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水害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下一步,煤业公司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好水害防治工作的良好传统,不断探索创新水害治理新技术、新模式,用创新的理念推进矿井水害防治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陈恩文)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