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集团要闻
【砥砺前行谱新篇】以数智赋能打造“六全”智慧企业
  • 时间:2024-03-06 08:22:59
  • 来源:
  • 编辑:
  • 集团公司以全洞见、全感知、全链接、全场景、全融通、全智能“六全”的智慧内涵为指引——


    智慧企业,是企业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应用之后的新型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是先进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深度融合,也是打造新时代现代新型能源集团的必然要求。


    当前,新一轮全球工业革命浪潮早已兴起,数字中国建设方兴未艾。在此背景下,集团公司积极跟进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发展趋势,以全洞见、全感知、全链接、全场景、全融通、全智能“六全”的智慧内涵为指引,强化“物联网+”思维,大数据分析应用,全面布局数字化转型升级,以数智赋能打造“六全”智慧企业。


    潜心耕耘,终结硕果。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行业领先,企业信息化水平从高级阶段迈入卓越阶段,各产业板块智能化深入应用,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实现,人员信息化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五个以用”“四个替代”作用凸显,走出了一条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为智慧企业的“蜕变”之路。


    全产业智能化升级,“四个替代”作用凸显


    在煤业公司张集矿调度指挥中心,通过先进的数字化传输平台,煤矿井下生产情况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在井下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采煤机自动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滚滚煤流如长龙吸水般被送到地面……数智时代,各类智慧化场景随处可见。


    作为本土首个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煤业公司朱集东矿1171(1)工作面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三角煤记忆截割、三机一架协同控制、自动跟机移架、远程一键启动等功能,综合自动化率达95%以上,面内作业人数由8人减为4人,平均日产5200吨,“减人、提效、增安”作用发挥充分彰显。在年前公布的2023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结果中,该工作面获得薄煤层智能综采赛道“特等级”奖。


    “全产业智能化是集团公司打造数智赋能企业的关键。”经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集团公司以实现机械化替代劳动、自动化替代岗位、可视化替代监管、信息化替代跑腿“四个替代”为目标,党务、事务、业务“一网打尽、一屏尽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各产业板块实现安全高效智能生产,“全智能”“全融通”进一步凸显。


    煤炭产业各矿井建成综合信息化平台,通过集成融合集团公司、二级公司及矿井相关数据,充分整合矿井安全、生产、经营、党务、事务、业务各项功能,实现矿井重要信息“一屏尽览”,11对矿井建设应用GIS一张图,将各类监测数据、安全生产数据集成融合,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以潘集选煤厂为例,通过完成智能生产系统、智能管理系统、智能安全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四大智能化系统构建,仅用380人“玩转”千万吨级选煤厂。


    煤电产业打造智慧电厂,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等信息技术,积极打造“高效灵活、绿色低碳、少人值守”的智慧电厂,通过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5个电厂、3个屋顶集中式光伏电站、19个参股电厂有关生产、经营数据集中分析展示。清洁能源产业积极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燃气集团建成运营指挥、数据分析、业务流程三大中心和信息集成、统一数据、GIS公共服务三大平台,有效提升监控管理水平。


    信息化最直观的成效体现在“四个替代”上,全方位感知、全场景应用,煤炭开采全要素生产率和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机械化替代劳动方面,煤业公司采用单轨吊、盾构机、掘锚一体机等智能化装备,替代大量人工作业,解决了“贴身作业、人海战术”。自动化替代岗位方面,通过综合自动化集中控制,主煤流、智能物流、供电、洗选、架空乘人装置等系统实现“无人值守、少人巡检、远程操作、集中控制”,井下固定硐室、地面永久车间实现“工位替代岗位”。 


    在可视化替代监管上,本土矿区安装了1.3万台摄像头,实现生产关键环节和系统重要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安全监管通过AI智能在线分析和视频“五级筛查”,实现“人防”向“技防”“物防”转变。信息化替代跑腿上,建立党务、业务、事务电子流程超2100个,月均使用量超4万次,实现信息网络流转替代“人工跑腿”,业务办理线上无线下,处理效率大幅提升。


    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数据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要的一种战略资产和生产要素,成为企业决策的核心。


    集团公司高度重视数据资源流通和转化,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通过开展数据治理与数据中台项目建设,制定数据战略,接入主要产业板块生产过程数据、集团管控核心业务数据和外部市场数据,建立集团数据资源池,加强数据分析和应用,提升数据管理能力水平。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中,集团公司得分高于同行业97.93%的企业,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在省属企业中率先达到“稳健级”水平。


    “领导驾驶舱是集团公司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得到充分释放的集中体现。”信息管理中心数据分析资深主管张玉荣告诉记者,领导驾驶舱去年11月底正式上线运行,通过数据建模、分析,将大数据与企业管理相融合,运行管理“一张图”,打破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指标分析及决策场景落地。


    领导驾驶舱通过接入安全生产、业务开展实时数据和自动化、智能化系统运行情况数据,穿透式查看生产现场实时状况,辅助领导及时掌握预算、生产、经营、管理、风险、隐患等有关情况,提升集团公司生产运营管控能力。


    通过详尽的指标体系,实时反映企业的运行状态,将采集的数据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全方位满足领导基于数据的个性化业务场景定制及管理需求,满足领导对指标的管控、查询、分析等多样化场景。帮助领导随时随地掌握企业运行情况辅助决策,促进数据化运营目标实现。


    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还体现企业生产经营方方面面。由工程院自主研发的“井下煤层瓦斯含量快速直接测定装置”获得2022年度煤炭行业“中国好技术”。该装置将瓦斯基础数据采集密度从点到面的跨维度提高,利用虚拟化的技术以并行模式处理海量数据,查找数据规律,及时发现瓦斯异常带、针对采取相应的措施、精细化设计瓦斯治理方案,提高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瓦斯安全,实现瓦斯预警超前监测。


    “我们将聚焦集团公司核心业务要素,面向各单位、部门征集数据分析需求,分析业务上下游关系,融合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数据,构建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专题应用场景,探寻业务规律,预警异常情况,挖掘数据价值。”张玉荣表示。


    全员信息化意识和能力增强,工作效率全面提升


    提升全员数字素养和技能,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集团公司坚持每月召开信息化工作会议,主要领导宣讲灌输理念方法,要求按照以用促建、以用促改、以用促用、以用促学、以用促效“五个以用”要求,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各单位负责人“全洞见”能力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意识和专业素质明显提高。


    以业财一体化为例,其实质是业务、财务、管理三点打通,需要专业人才支撑。“我们按照集团公司领导要求,加强业财一体化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通过打通流程、整合业务和财务数据,提供全面、实时的洞察,为管理层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财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人才,集团公司加大信息化管理培训力度,讲解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思路,宣贯信息化管理办法,普及流程融合优化、数据治理与分析应用等专业知识。同时,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开展信息化自定义,总结应用成效,分析改进提升方法措施,操作、管理、决策效率全面提升。


    培育数字化思维,提高全员数字化素养。集团公司组织各层级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培训活动,培养数据管理和应用能力,积极营造数据应用氛围,提升全体职工数字化思维意识能力。通过本轮信息化建设,集团数字化理念深入人心,集团管控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互联互通,一网通办、一网通管,推动管理形态、生产形态、工作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


    为进一步夯实数智赋能基础,巩固数字化转型成果,推动生产方式转变、优化管理模式,集团公司把2024年定为“数智赋能巩固提升年”,信息化由“全面上线”转向“巩固提升”,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智能化优势作用。


    “下一步,集团公司将全力做好信息化建设‘后半篇文章’,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信息化变革浪潮中争当头雁,对标数智赋能卓越阶段发展目标,在巩固成果、推深应用、提升效率、发挥‘四个替代’作用上下功夫,扎实开展好数智赋能巩固提升年行动,全力打造‘六全’智慧淮河能源。”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张龙旗表示。(陈恩文)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