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集团要闻
【资深技师是怎样炼成的】不断“追梦”才能圆梦
  • 时间:2021-09-17 06:36:29
  • 来源:淮河能源报
  • 编辑:胡娜
  • ——对话集团公司首批资深技师、朱集东矿倪昌

       在集团公司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煤业公司朱集东矿绞车队职工倪昌被聘为资深技师。工作27年来,他在自己热爱的行业中不断“追梦”。他多项荣誉在身,全国煤炭企业“五小”二等奖获得者,煤炭行业协会“技能大师”,省属企业538英才工程“拔尖人才”,省“煤炭行业电工职业技能竞赛”竞赛裁判和操作技术指导,矿井维修电工大拿工作室的领办人……多年来,他的成长历程是怎样的?笔者日前采访了倪昌。

      笔者:您是如何看待自己“新身份”的?

      倪昌:以前,总感觉工人如果没有高学历,提拔不了科级干部,聘上高级技师,就算到顶了。如今,集团公司推进人力资源薪酬改革,打破传统观念,破除藩篱,为工人职业发展架起了“立交桥”,打通工人晋升渠道,让我们“蓝领工人”奋斗路径更加清晰。这种以日常绩效评估、业绩贡献和综合考评等为依据的综合评价体系,突出实际能力和业绩导向,变“伯乐相马”为“实力赛马”,激励着我们依靠努力奋斗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新身份”也鞭策我在新的起点上再接再厉、自我加压,不愧对于企业授予我的荣誉,担起自身肩负的使命。我也深深牢记在集团公司首席技师资深技师座谈会上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要安于岗位,钻研业务,带好队伍,传承精神,继续以敬业、钻研、精细的态度发挥好“头雁”效应,做企业精神和家文化建设的践行者,用实际行动带动广大职工共同奋斗。

      笔者:回忆当初您刚参加工作时,有没有特别的事促使自己下定决心苦练技能?

      倪昌:我是1994年毕业于九龙岗技校,同年10月份分配到谢桥矿的,因为我学的是电气维修专业,所以被分到了绞车队。记得上班不到一个星期,一位技术老师带着我到现场,刚好赶上副井绞车调试,各种零部件在安装,老师随手指着其中的一个变压器问我:“你是技校毕业的吧!这个是什么?”我当时没有回答上来,脸刷一下红了。这位老师就告诉我说:“我们干电工的不能什么都不会,要想在绞车队立足,光有书本知识不行,还得苦练技能。”

      还有一次,我工作一年时,赶上厂方专家来矿调试设备,看我勤快好学便说:“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实则关心的一句话,却让当年只有20多岁的我半天想不出要问什么,厂方专家说:“你没有问题问我,是因为你什么都不知道,要多思考才行,思考的越多,问题自然就有了,否则就是干的时间再长,还是一无所知。”这次谈话对我的意义很大,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笔者:请您谈谈自己是如何从一位技术工人成长为如今的技术大拿的?

      倪昌:我觉得有四样物件,它们对我一路走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来说,打好工作基础,离不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这两本书,至今我还保留着。刚上班时,一位老师赠送给我的老版本都被我翻烂了。这两本书每次改版,我都会买来看一看,现在每次我给别人培训的时候,我都建议学员将这两本书作为入门级工具书反复学习。

      90年代初期,电脑和打印机还未普及,厂家往往只给三套设备电控图纸,复印一张图纸通常是技术员用铅笔手绘一张电路原理图,再找人用钢笔描图,最后才能晒图。我那时常常白天干活,晚上回宿舍描图,一开始也看不懂图纸,纯靠着死记硬背熟记图纸,后来就一边看书,一边画图。虽然枯燥无味,但这是打磨基本功的关键,因为每张电路图都附有一段简单的文字说明,描述此电路在电控系统中起到什么作用。有一次,我将一套A3大小纸张共十几页复杂的电路原理图画了三遍,我就把最后一遍较为满意的那一版留下来作为纪念。我觉得,每一次画图都是学习电路布置原理的过程。

      另外,我还保存着合肥设计院最早编制的一套电控系统说明书,虽然现在机电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但总的控制原理没有变,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直流电控系统几乎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这套说明书对于绞车维护来说起到关键性作用,我到现在还常常翻阅,很是珍贵。

      笔者:作为大拿工作室的带头人,下一步,您将如何开展工作?又准备怎样发挥“传帮带”作用?

      倪昌:当初,矿上成立“大拿工作室”,提供了场地、设备、资金,着实给我们喜欢整点小发明、小创造的技术职工提供了平台。作为大拿工作室的带头人,我思考的是把电工大拿工作室打造成创新的“主阵地”,围绕工艺优化、技术升级做科研、搞技术,落实降本增效“主课题”,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努力成为解决生产难题的“攻关站”。大拿工作室所有技术成果、“五小”成果、科研成果都将纳入矿自主创新管理体系,分年度统一申报参加集团公司或矿开展的创新评选。

       一个人技术好不算什么,一个团队技术好,才是真正的好,团队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人。培养一个电工不容易,徒弟出师至少3年,技艺精湛者没个10年8年是做不到的。我们电工都是“手艺人”,必须要在专业知识上狠下功夫,在日常巡检中练就“火眼金睛”,在实际操作中打磨技艺。所以,大拿工作室还应成为人才“孵化器”,坚持“大拿当教员、现场当课堂、案例当教材”为主的培训方式,紧紧围绕职工技能培训,把传绝技、带高徒、出成果作为要项工作来抓。大拿工作室成员每年要与有中级及以上技能等级、愿意学习、有培养潜力的青年职工签订师徒协议,每名成员每年至少带一名徒弟,同时,结合实际确定重点培养对象,有计划地利用业余时间或集中检修时间对徒弟进行实操实训,有意识地安排徒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培养一批技艺高超的操作技能骨干。

      笔者:站在新的起点上,您对自己有怎样的希望?

      倪昌:虽然这些年取得一些成绩,但我自知关于机电设备核心控制领域还是有一定的欠缺,今年4月份,我接触矿井信息化建设工作,其中的PLC应用系统对我来说是全新的领域。由于接触时间不长,尝试通过通讯总线连接两台小型PLC时,从早上7点整开始,我就在上网查资料然后再一点点实验,直至晚上11时也没有连接成功。我这人比较倔强,越是难的课题,我越要把这关攻过去,否则会寝食难安,接着我又进行了各种尝试,直至凌晨2点多,实验终于获得成功。

      所以我还是希望自己不断的加快学习的脚步,不但是自学,我还要走出去学习,通过与大师零距离接触,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不断汲取养分,让每一个“金点子”转化实实在在的技术成果,回报企业多年来的栽培。(余庆)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