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文苑撷英
【人生百味】一瓢儿时回忆 作者 闫立新
  • 时间:2023-06-01 08:17:37
  • 来源:
  • 编辑:魏嘉佚
  • 小时候,我家住在煤矿工房区,是一排排整齐有序的砖瓦房,门前有块空地,后来,父亲把这块空地用砖石垒成几平方米大的小院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母亲常年在院子里种的葫芦。


    母亲对葫芦由衷地喜爱,或许源自对生活充满幸福的企盼,她常说:“种葫芦,得福禄。”一到春天,深青色的葫芦藤便开出乳白色的瓠花,只是这悄然含英的花美在黄昏,翌朝零落,花期太过短暂,好在这时,指甲盖大小的葫芦缘藤而居,让人来不及对花谢的伤感。母亲对初生的葫芦很是珍爱,早上先给葫芦根浇水后才去上班,傍晚又在藤下驻足,细细观望着葫芦的长势如何,深怕葫芦被虫子咬了一口。


    一天中午,放弃午休的母亲找来竹竿,给葫芦藤加固可靠的架子后,便一五一十地数起藤上结了多少葫芦。我看到母亲经过仔细观察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根两尺多长的红毛线,在众多的葫芦里挑选出一个个头最大,形姿均匀,体形圆润的葫芦,扎上红毛线做记号,并提醒我们小孩子说,这个葫芦以后谁都不许摘,不许碰,于是这个葫芦的命运也就此改变。


    对于为啥要给葫芦扎红毛线,母亲一直不肯多说,我们也只能猜测,这或许是母亲借助葫芦保佑在煤矿井下工作的父亲安全又有福气吧。


    到了初夏的日子,母亲时常把一个个青葱的葫芦摘下来,刮皮去籽,或凉拌,或小炒,成为我们家桌子上的美味小菜。只是那个扎了红毛线的葫芦还在那里,依然享受着阳光,品尝着雨露,随风轻动。再后来,很多葫芦被做成了菜,成了我们的玩具。但那个做上记号的葫芦依然没被摘下,尽管红毛线色泽已变淡,葫芦也从脆薄柔软的皮质,变得日益坚硬厚实,日臻完美。


    秋天风寒临近,藤上还剩下的葫芦,母亲便不再摘下了,让它们慢慢熟透,风吹雨淋的。直到葫芦藤枯萎,母亲便把葫芦全部摘下来,包括那个扎上红毛线的葫芦,一同挂在屋檐下,自然风干它们身体内最后一些残存的水分。


    待屋檐下葫芦下静观尘世冷暖,看淡生命荣枯,完全风干透了,外皮变黄,材质坚硬,此刻的葫芦,已如同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的禅定之人。


    母亲先是把葫芦从檐上全部取下来,那个扎上红毛线的葫芦,母亲请人做成工艺品,留作收藏之外,剩下的送给左邻右舍一些,留下一两个葫芦,在正中间用线沾上墨汁弹上对称的痕迹,然后让小锯子沿着痕迹的走向,把葫芦一分为二地对半剖开,这时,偌大的葫芦内部早已干枯成丝状,缠绕着一小团黑色的籽。这时,母亲会小心翼翼地把葫芦籽收藏起来,用作来年的种子。而剖开的葫芦成了两个瓢,此后或水瓢,或米瓢等,用来舀几许人间烟火里的柴米油盐,五味杂陈。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母亲虽然不懂这优美的含义,但现实生活中,她却一直秉持尘世中所有美好的东西,只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


    其实,瓢,在典籍,在佛经里都是极具禅意的,也是蕴含深意哲理的。但对于市井里的我们来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没有那么多的花非花,蝶非蝶的空灵意境,却是锅碗瓢盆碰响出的一种简单淳朴的快乐。


    随着物质条件的升级,生活厨具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如今葫芦常在,而瓢却淡出了我的生活,沉淀为承载着儿时美好回忆的老物件。但偶然舀一瓢旧时光,仍有几多思量,几多温暖涌入心头。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