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新闻中心
【特别策划】从“废弃能源”到“绿色经济”的嬗变
  • 时间:2022-11-21 11:49:27
  • 来源:
  • 编辑:魏嘉佚
  • 随着朱集东发电站5台扩建机组完成并网调试,集团公司14台新扩建瓦斯发电机组基本完成建设,企业瓦斯发电总装机规模距离“十四五”末达到8.1万千瓦的目标更近一步。今年以来,得益于超低浓瓦斯氧化及低温热能项目运行取得的良好成果,集团公司已完成瓦斯发电量2亿度,提前完成全年发电任务。


    近年来,集团公司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瓦斯综合利用的脚步一直不曾停下,从30%以上高浓瓦斯发电到10%-30%低浓瓦斯发电,再到探索10%以下超低浓瓦斯发电,让瓦斯实现从“废弃能源”到“绿色经济”的嬗变。时至今日,集团公司现运行发电站8座,运行机组93台,装机容量6.93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亿度,截至9月底,10%浓度以上的抽采瓦斯利用率达77.4%,位居行业前列。在“绿色”“低碳”成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高频词汇的当下,淮河能源的瓦斯综合利用正向着全资源利用目标不断前行。

    全资源利用 变废气为绿电

    ——将井下瓦斯“吃干榨尽”

    “一座座高耸的瓦斯气罐//威武地站在阳光下//昔日的‘魔鬼’——矿井瓦斯//乖乖地待在里面//一台台发电机组转起来//奏响了瓦斯发电的序曲……”集团公司退休职工创作的《瓦斯利用之歌》,正是企业瓦斯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写照。


    淮南矿区瓦斯含量高,煤层松软,透气性差,是我国公认的瓦斯治理难度最大的矿区之一。十几年间,淮南煤矿人横下决心降伏瓦斯“猛虎”,守护矿山安全的同时,全力开发利用瓦斯资源,化有害“废气”为宝贵“绿电”。


    早在20世纪80年代,集团公司就开始利用瓦斯为居民提供燃气。17年前,集团公司低浓瓦斯利用从谢一矿瓦斯发电站起步。


    “谢一矿瓦斯发电站刚建立的时候,因为是世界首例,根本无例可循,我们和厂家边摸索边建设,通过干式阻火器+细水雾发生器+湿式阻火器的安全保障系统,确保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突破了低浓瓦斯不能利用的禁区,全国都跟着我们学习。”回忆起低浓瓦斯发电项目的发展,煤层气公司瓦斯利用分公司副总经理陶川辉感慨道,“十几年过去了,现在丁集矿超低浓度瓦斯氧化及低温热能利用项目建成后,丁集矿瓦斯利用率从2019年的59%提高到2021年的87%,瓦斯的全资源利用就在我们眼前。”


    2005年至2006年,瓦斯利用迎来了第一个发展期,先后兴建了张集、谢桥、潘三、潘一移动等一批高浓度瓦斯发电站。   2010年7月1日,随着《煤矿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系统设计规范》的正式出台,又改扩建了顾桥、朱集、潘一东等7座低浓度瓦斯发电站。


    2016年,低浓度瓦斯发电到达最高峰,全年发电4.2亿度,创造利润1.6亿元。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及国家政策的要求,如何利用好10%以下超低浓度瓦斯成为摆在淮河能源人面前的又一挑战。


    过去,矿井10%以下的超低浓瓦斯因不具备发电条件,如何加以利用一直是个难题。2018年,蓄热氧化技术成熟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我们在丁集矿建立蓄热氧化装置,在谢桥矿建设超低浓瓦斯利用项目,3%-12%的低浓瓦斯都可以经掺混高温氧化后产生热源,满足矿井热、电、冷等能源需求,同时利用煤矿空压机和瓦斯发电机的余热为煤矿提供热水,既满足矿井需求又减少碳排放。”该公司生产运营管理部部长叶敏介绍。


    得益于企业瓦斯治理与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加大机组更新及改造力度,瓦斯发电能力大幅度提高,企业瓦斯综合利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超16%,发电量却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2%,瓦斯发电效率的提升十分明显。


    谈起未来在瓦斯利用上的打算,陶川辉表示:“‘十四五’规划期间,集团公司还计划拓展矿井瓦斯的利用规模及方式,力争瓦斯全资源利用,即便是抽排系统中仅0.5%浓度的瓦斯也要利用好,把煤矿抽采瓦斯利用率从‘十三五’末的35%提升到50%以上,瓦斯发电总装机规模达到8.1万千瓦,煤矿瓦斯累计利用量达7.7亿立方米,累计发电量11.43亿度,力争地面抽采瓦斯实现零排放。”

    尝试碳交易 化灾害为先机

    ——为双碳目标努力奋斗

    “集团公司2021年瓦斯利用率较前一年提高了3%。”今年年初,集团公司资环工作会议上的一条数据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从数字上,3%看起来不多,但核算下来相当于减排1142万m3瓦斯,对企业实现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瓦斯,直接排放是废气,利用好了则是资源。2021年3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文件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CCER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可参与碳交易,获得减排收益,也可以作为碳配额的抵消指标,煤矿瓦斯利用项目是典型的减排项目。


    “目前淮南矿区每年利用瓦斯约1.4亿立方,如果全部开发成CCER项目,相当于210万吨CO2的减排量。矿区每年因采煤释放约5亿立方以上瓦斯,如果全部得到利用,相当于750万吨二氧化碳的减排量,减排量非常巨大。”煤层气公司有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


    作为省内重点能源企业,集团公司高度重视碳资产管理工作,早在20年前就迈出了参与碳交易的先行步伐。


    1997年,国际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市场机制来解决CO2为首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即清洁发展机制(CDM)。2003年,集团公司启动CDM项目开发工作,潘三瓦斯利用CDM项目成为世界上煤层气领域首个实现碳减排指标签发并成功交易的项目,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煤炭领域瓦斯利用CDM项目的先河。“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市场机制来解决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将CO2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来交易。”煤层气公司经营管理部计统绩效主管陈岩介绍。


    2011年2月,再次好消息传来,潘一、谢桥矿瓦斯利用CDM项目获得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碳减排指标的签发,该批减排指标共71207吨二氧化碳当量。2014年,由于《京都议定书》第二个承诺期期间部分国家不再履约,加上全球经济下滑、碳市场持续低迷等原因,集团公司暂停了CDM项目的开发,在此期间,集团公司累计获得碳减排指标签发1273402吨CO2当量,获得碳减排指标收入9009万元。
    时间拉回当下,“双碳”背景下的CCER项目很大程度上沿袭了CDM项目的开发思路,近年来,集团公司以低浓瓦斯高效利用为突破口,推动超低浓瓦斯氧化项目建设,提高瓦斯利用率,并通过瓦斯发电余热利用、压风机余热利用、电厂蒸汽、生产余热、矿井通风空气热源及瓦斯发电余热利用等方式,替代全部燃煤锅炉供热,全面推进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发展,加快光伏项目建设,在企业上下全面展开节能降碳工作。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目前,集团公司统一部署的碳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已经基本建设完成,预计12月可进入试运行,平台建成后能全面开展碳排放数据汇聚、监测、预测和分析体系建设,实施碳资产开发、管理,监测集团及下属企业碳排放,助力集团“双碳”的任务分解和落实。“希望借助平台,可以有效盘活集团公司碳资产,充分发挥碳资产的金融属性,做好集团公司内部碳资产平衡。”淮河能源股份售电公司碳资产管理部副部长朱美华介绍。


    “当前,集团公司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少环保约束,通过加强企业自身的碳资产管理体系建设、加大节能技术改造等手段,有效地控制碳排放量,化被动为主动,降低碳排放履约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为集团公司的绿色、低碳发展摸索出符合自身特色的道路。”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编后

    回顾历史,纵览当下,可以发现,集团公司的瓦斯综合利用道路和模式,是在不断顺应政策中,结合企业资源禀赋、发展实际探索出来的。


    绿色发展的理念必将更加深入地融入、更加深刻地影响企业发展历程。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企业来说,绿色化、低碳化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瓦斯作为重要的绿色清洁能源,也必将在全资源利用中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地面瓦斯治理技术的不断推进,瓦斯利用的方式、规模也将迎来新的变化,必须在基础的生产运营管理、外部政策和市场争取等方面做更多准备,力争让瓦斯“绿色经济”创造更大效益。(于晨晨)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304号